手机看新闻
2023,是烟台迈向万亿城市之年,也是烟台重新梳理发展模式的一年。
2月14日,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午举行。
在陆续发布经济提振计划以及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等规划后,烟台235个重点项目迎来集中开工。
项目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教育、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8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43个,基础设施项目68个。
其中包括芝罘区的红釜台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莱山区的丰树(烟台)国际智造供应链项目、高新区的工业设计小镇文创设计产业园的项目。
据了解,2023年烟台市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体量均实现历史新高,同时在省级重点项目多个领域占据数量第一、第二位。
为实现经济突破、推动高质量项目落地,2023年烟台正聚焦更高维度的发展模式。
2月7日至9日,烟台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集中观摩活动并召开重点项目推进暨挂图作战指挥部动员会议,定目标、定任务,全力迈向万亿城市。
随后,烟台16区市为实现2023年突破各自明确了目标。
芝罘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攻坚突破、城市经济发展振兴“两个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芝罘区将在招商引资、产业落地层面做出更多突破。例如坚持把总部数字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引进招募央企国企城市更新合伙人等。
同时在城市更新层面高质量推进海上世界、芝罘仙境片区建设开发,全速推进幸福新城向南延伸开发。
目前海上世界已经落地国家电投核能总部,推进烟台港生产调度中心等项目,未来总部经济预计更多落地在海山世界。
而吸引央企国企作为城市更新合伙人,有利于城市土地更有价值与效率的综合性开发。
因此作为烟台一核突破的芝罘区,确定了城市更新、城市经济突破等关键词。
黄渤海新区:将打造改革开放主阵地、动能转换主引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为目标定位。
今年黄渤海新区目标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3家、上市公司2-3家,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1-2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对全市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5%左右。
同时将加速推动荣昌生物新药产业园、万华乙烯二期等产业项目,提速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环磁山国际科技走廊等片区建设,纵深推进“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
从整体规划看,黄渤海新区依旧是今年烟台产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同时伴随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台北南路、机场二期等推进,新区正形成烟台最完善的立体式综合交通体系。
而围绕北京路的核心轴线打造,也将成为2023年一大亮点。
牟平区:锚定重返烟台第一方阵目标不动摇,加快构建“2+4”产业体系,对标一流勇争先、攻坚突破走在前,为烟台冲刺“万亿城市”贡献更大牟平力量。
2023年牟平提出聚焦金山湾产教融合示范区、养马岛生态旅游岛、中心区片千年牟城等重点板块,加快推进总投资776亿元的101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
当前牟平有两大发展看点,一是围绕养马岛打造的文旅体系,二是以牟平新城·国际生命科学城为核心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
除了这三个区,其他区市同样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发展方向。
长岛综合试验区将集中精力抓好全系统生态保护,让无可替代、不断提升的生态功能彰显长岛的生态担当。
将绿色低碳、生态赋能的产业体系持续深化,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栖霞除了确定推进重点项目以及招商引资,同时提到要加快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园的建设。
未来栖霞与黄渤海新区的协作发展,是很大看点。
福山区将牢牢抓住产业培育这个根本,牢固树立“产业立区、工业强区”的理念,大力推进产业链式发展,特别是主动扛起全市汽车产业链领建责任,高标准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下决心突破新能源汽车整车,加快打造优势突出的汽车“智”造新高地。
目前福山重点片区有夹河新城、智造芯城、高铁新区等,以重点片区、重点产业为核心,福山聚焦综合实力跻身全市第一方阵的目标没有改变。
莱山区今年将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从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品质社区等方面做出突破。
蓬莱区今年将加快推进蓬莱之心、古城复兴等重点片区打造,启动新人民医院、体育场等一系列重要项目建设。
同时加快在文化旅游建设、产业升级等层面的布局,今年应该是蓬莱加速推动新片区建设、融入主城发展的一年。
高新区今年将高标准规划建设工业设计小镇和世界设计公园,助力烟台创建“世界设计之都”。智能制造产业园22栋厂房年底全部建成投用,总部经济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年内建成,小镇文创板块全面建设,世界设计公园全面启动。
除此之外包括龙口、海阳、莱阳、招远、莱州等都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重点,聚焦产业创新与发展质量。
围绕万亿城市这个目标,烟台16区市各自认领了任务,同时做出了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规划。
但万亿GDP并不是最终目标,也不是唯一的发展重点。
未来烟台要实现经济增长,更需要各区市找到各自的优势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优势发展互补。
在2021年时烟台就确定了要启动实施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
根据烟台《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到2023年力争全市各区市和国家级园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过2000亿元的1个、过1000亿元的2个、过500亿元的6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100亿元的3个、过50亿元的3个、过30亿元的5个,并在全国、全省排名中赶超进位。
目前来看,黄渤海新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100亿元,芝罘区2021年已经达到1097.2亿元,2022年龙口994.6亿元距离1000亿只差临门一脚。
三年行动方案在经济数据层面基本提前实现,而该方案还提到各区市要找准突破口全心全速抓落实。
芝罘湾畔,城市向“新”生长;莱山,向产业要未来;昆嵛山、长岛,擦亮生态底色;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加快理念创新、模式创新……
因此在数据外,更重要的是各自找准突破口。
2023年伴随提振经济的大基调,山东开年来陆续拿出重要政策,近期山东8位副省长更分别带队赴16市调研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可以说2023年各地发展节奏都在加速,机遇很多,重要的是能否抓住。
16区市如何破题各自发展模式,实现重点项目落地,将是更大看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16000元/平方米
8500元/平方米
12500元/平方米
14500元/平方米
10500元/平方米
9500元/平方米
9500元/平方米
12500元/平方米
13500元/平方米
10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