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观点 > 正文

警惕"调控"反成高房价推手

房天下博客  作者:刘婷婷  2010-04-10 11:02

应避免“调控”成为房价推手

今年以来,被频频利用的金融、税收等各项调控手段,似乎仍未能遏制住房价强劲上涨的冲动。面对国家的三令五申,房价似乎仍有恃无恐的上涨。仅北京市场而言,3月份以来,不但新房市场出现了开盘均价集体提升的现象,二手房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而据媒体报道,在杭州、上海等热点城市,抢购热潮颇有蔓延之势,市场热度甚至直逼去年楼市火爆期的高点。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评论,连续发表了6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对房地产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有业内观点认为,这或许是为国家下一阶段出台更为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提前吹风。或许受此影响,资本市场上的房地产股近日应声而落,金地、保利等地产巨头一度领跌。然而,坊间却似乎对此颇不以为然。更有甚者扬言,当前有资金可大举购入房产,理由是,每一项调控政策的推出都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房价的新一轮上涨。

笔者以为,坊间这一观点也非完全空穴来风。回顾近年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推高房价起到了助力器的作用。据了解,在卖方主导的市场中,诸如营业税等流转环节的成本,最终都追加到买房人头上。而在土地市场,诸如对环线用地、低密度用地的限制等举措,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市场对现有用地的价格预期,就是被开发商利用作为炒作的筹码。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每一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本意,都是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不良苗头,都是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机制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为何“调控”屡屡成为房价的推手?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笔者以为,要避免“调控”成为房价的推手,就要求政策在出台前,其合理性、有效性等都应经过充分的论证,而不应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不应该是“屁股决定脑袋”。这里所谓的充分论证,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们和既得利益者们的关门座谈,而应该让更多的直接利益相关的普通大众参与其中,倾听民意。比如近年来各地出现的水价、电价等各类听证会,笔者以为就是推动公共决策科学性的积极表现。

具体到房地产市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某某主管部门和某某房产巨头们闭门协商,前者要求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保证房价不涨、增加供应等。或者,某某调研小组到各地主力房企调研,以谋求新的调控政策。为什么这些协商、调研,不能把对象放的更宽一点,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应该指出的是,企业公民仅是社会公民中的一部分群体,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才是政府服务的主要受众。

烟台领导调研要求 旧城改造三年完成搬迁建设

烟台迎春大街安置房入住在即 安置户抓阄选房

烟台胜利区片3867户居民即将告别百年老房

烟台振华集团控股天津百货大楼60%股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烟台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